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>信息正文
【绘阅读 |传统知识科普】中国传统纹样:寿桃纹——中国传统纹样“顶流”藏在这颗桃子里?
 
信息来源:内江市图书馆浏览次数:发布时间:2025-05-15【打印本页】关闭窗口

 

 绘阅读 是基于汇画艺术互动学习平台的丰富素材,一个专为孩子们和绘画爱好者设计的智能美术学习天地。

 

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视频教程和详细的绘画步骤解析,还有临摹练习和自由创作的空间,更有贴心的个性化推荐,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。 让我们一起,通过绘阅读,更会阅读,探索阅读+艺术的无限可能。 

 

 

 寿桃纹 

中国传统纹饰

 

 

寿桃纹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。传说西王母拥有蟠桃树,三千年开花,三千年结果,吃了能长生不老。东方朔曾三次到西王母的桃园偷桃,获得长寿之力,这些传说让寿桃成为长生不老的象征,也为寿桃纹赋予了神秘的长寿色彩。

 

此外,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寿敬老的传统,桃树被视为长寿、辟邪之树,桃子也具有吉祥长寿之意。“榴开百子福,桃献千年寿”的民间谚语,充分体现了寿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,它承载了人们对长寿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
宋代:桃纹已出现在各种工艺品中,但主要是以桃子形状为器物造型,如桃形的碗、盘等,将桃的形状直接应用于器皿制作,象征着长寿安康。

 

元代:寿桃纹作为主体纹样开始装饰在器皿上,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瓷上,桃纹与石榴、荔枝以及其他花卉等纹样共同出现,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。

 

明代:随着世俗生活的兴盛,寿桃纹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。寿桃纹与桃枝、桃花等组合,成为祝福长寿安康的常见图案,还出现了以东方朔持桃为主题纹样的装饰,多见于瓷器、织物等物品上。

 

明·景德镇窑青花瑞果纹盏托

 

明·织锦寿桃花卉纹经书封皮

 

清代:彩瓷工艺达到新高度,寿桃纹的发展也达到顶峰。广泛应用于宫廷器物和民间用品中,如瓷器、织绣、珐琅、玉器等。

 

 

 

现在让我们拿起画笔画出

 

 

·扫 码   ·

 [寿桃纹]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· · · · · ·

更多

绘画艺术学习

创意画作欣赏

趣味闯关测试

请进入本馆  汇画艺术学习平台  

art  · drawing · everything